同济大学博导:安全是汽车业发展的底线

汽车行业新闻

2011

01/20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1-01-20 09:53:04

-->

同济大学博导:安全是汽车业发展的底线

专访同济大学汽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宏雁

同济大学汽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宏雁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是同济大学汽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安全分委会主任王宏雁接受记者会采访时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一袭利落的短发,面对台下上百位业内人士侃侃而谈的自如神态,让人深刻的感受到这位干练的汽车系女教授的个人风格,多年来对于汽车安全性的研究使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显得十分严谨。

      王宏雁教授在1月14日由盖世汽车网举办的车身内外饰研讨会上,在发表了汽车约束系统与高速碰撞保护的主题演讲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她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品牌、成本与汽车安全的关系,汽车安全性在汽车设计时的研究现状和突破,以及国民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从消费者角度看汽车安全: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汽车产品

      王宏雁说,首先汽车品牌与安全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消费者要打破品牌迷信的观念。当然,品牌的建立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积淀,车企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势必会在各方面努力,其中也包括对于汽车安全性的重视。然而,著名的汽车品牌丰田不也经历了轰动全球的召回门吗?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说,品牌与安全应该是对等的,但不能完全划等号,完全迷信汽车品牌。

      对于另一个消费者考虑的比较多的因素---价格,王宏雁也有自己的理解。汽车成本由三大块组成:材料,设计和工艺。其中,后者是确保汽车质量的独特手段。为什么市场上一些品牌在一大片降价声中,价格却始终降不下来呢?是因为这些企业不忍心以损害汽车性能的方式来降价。比如说有的车企提出2毫米工程,也就是制造误差要小于2毫米,这对于装配精度的要求是极高的,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工艺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付出提高成本的代价。若把误差放到8毫米,制造要求会大大下降,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但这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来说是很大的损害。

      所以消费者选择一款汽车,要平衡考虑品牌,价格,性能,外观等各种要素,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从车企角度看汽车安全性能最大化与降低成本的关系: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王宏雁认为,汽车产品的价廉物美是要建立在广泛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的。以安全装置为例,从现有的安全装置来说,已用和即将使用的不少于100类,但什么样的装置可以最大化的保证人车安全?比如气囊,就有正面气囊,侧面气囊等不同的产品,难道一辆车上要装十几个不同的气囊?我们需要这么多吗?到底安装什么样的气囊最有用?回答以上一系列的问题就需要做事故的研究。安全性好不好需要看发生事故后对人的保护作用有多大。研究后我们可以发现,这款汽车产品根本不用装10个气囊,只装两个最有针对性的就好了,这就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汽车的安全性。

      据了解,经过5年筹备,2010年1月,同济大学牵头成立了上海联合道路交通安全科学研究中心。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研究平台,事故研究的数据为企业共享,去指导车辆的安全性研究。大众,通用,奔驰,标志雪铁龙等整车企业;博世,奥托立夫等大型零部件公司,国家质检局缺陷产品召回中心,机动车检测中心等机构都是上海联合道路交通安全科学研究中心的成员单位。

      为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安全产品质量本身及与车体的匹配缺一不可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是汽车约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一些交通事故的调查过程中,会发现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伤害司机和乘客的隐形威胁。针对这一问题,王宏雁教授提出了“匹配设计”的概念。“世界上没有任何两起交通事故是一模一样的。因此一个汽车安全产品也不可能涵盖所有的事故情况,所有的安全装置都要与车进行匹配设计。安全产品再先进,匹配做不好,也只能事倍功半。其实现在安全产品,如气囊本身的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这就更加凸显了匹配设计的重要性。”作为同济大学汽车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宏雁在采访过程中时刻表现出对于事故研究及前期试验的重视。可见大到好的汽车产品,小到安全装置本身,闭门造车都无法真正实现技术及效果上的突破。

      根本差距在于国民意识,而非技术本身

      汽车安全约束系统方面,国外始终走在我们前面。这其中有技术本身的落差,但根本上来说还是意识层面的差距。王宏雁教授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海归在国外生活,孩子都是配备安全座椅的,但是回国之后,却都不再使用了。王宏雁将原因归咎于国人对于汽车缺乏了解,安全意识不强。但她乐观的预计,国人在这方面不断改善的进程将大大提速,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家也会逐步推行相关法律法规。她说:“技术上的突破并不难,难的是社会大环境下全民意识的觉醒。”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18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越来越新的汽车技术,越来越美观的汽车设计都会应运而生。但无论汽车业如何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要始终恪守安全这条底线。

【来源: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Cherry Yang】

【作者: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Cherry】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