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出事儿谁来担责

汽车行业新闻

2019

05/13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9-05-13 11:29:37

-->

自动驾驶出事儿谁来担责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检方宣布Uber在去年3月发生的自动驾驶车祸致死事故中不承担刑事责任。这场当时被业内称为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致死案的事故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此刻,更大的争议在于,自动驾驶发生事故究竟谁来承担责任?

    这起事故发生于去年3月18日,一辆由Uber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市进行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时,意外撞到一名行人并致其死亡。在这起事故中,Uber缘何不承担刑事责任?据悉,当地检察官给出的理由是:事故视频可能没有准确地描述车祸过程。

    除了Uber,因自动驾驶事故身陷法律纠纷的还有特斯拉。但显然,特斯拉没Uber那么好运。截至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发生多起安全事故。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和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正在调查自2017年以来发生的多起特斯拉车辆事故,调查重点问题之一就是特斯拉的司机——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在事故中的作用。

    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和发生的事故之间的关系是一系列自动驾驶事故的关键点和争议点。无论是Uber自动驾驶致死案,还是特斯拉相关事故案例,都是自动驾驶汽车将来可能遭遇的法律诘难的一个缩影。可以说,构建一套适当的责任规则,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修制定工作,已经变得极为紧迫,而这也维护公共安全、保障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提。

    事实上,撇开责任争议不谈,想要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现有的交通监管制度也必须要升级。日本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日本近日通过的《道路运输车辆法》修正案,就增加了自动驾驶相关内容。比如,要求在安保标准对象装置中追加“自动运行装置”。所谓“自动运行装置”是指通过软件程序使车辆自动行驶时,必须安装的例如摄像头、雷达等一系列装置,这些装置必须有能力代替驾驶员进行认知、预测、判断及操作等,各个自动运行装置的使用条件由国土交通大臣设定。其中也包括记录车辆运行状态的装置。

    此外,产品质量安全后市场监管也要同步跟进。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是我国汽车安全体系中重要的一环,随着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除了传统汽车常见的气囊与安全带、发动机等总成外,自动驾驶汽车所使用的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设备、主控电脑等都将成为缺陷的重要来源。在监管上,主管部门一方面要针对产品特性,加大相关技术研究力度,完善召回管理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强化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及时警示和召回的生产者,进行严厉制裁。

【来源:产品安全与召回】

【作者:】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