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ESP(二)

汽车365

2024

03/19

汽车365

分享至

2024-03-19 16:40:11

-->

浅谈初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ESP(二)

        ESP的基础功能

        主动安全系统ESP发展到现在,经历的不断的发展,更多的功能被集成到系统内。看看ESP基础功能的发展历程。

        ABS:目的是防止车轮抱死,从而获得更多的地面摩擦力以及恢复转向能力。

        因此,ABS系统的任务就是在驾驶员踩刹车后,通过传感器,监控车轮的滑移率(通过车速与轮速的关系),倘若车轮将要抱死,ABS会主动释放制动力,并重新接合,使得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20%左右。但请记住,这里只针对的是在正常公路路面情况。对于在雪地行驶,车轮抱死有助于在车轮前形成雪堆,增大助力。

        ASR系统:

        与ABS的情况相反,倘若司机在湿滑的路面上猛加油起步,驱动轮的输出超出了地面说能提供的最大摩擦力,此时,车轮打滑,地面仅为车辆在纵向上提供有限的滑动摩擦力,而横向摩擦力则完全丧失,因此只要有轻微的侧向不稳定性,整个驱动桥就会左右摆动。(常见于赛车比赛的起步阶段,后桥左右摆动)。

        因为一旦出现了打滑,发动机扭矩再大也没有用,因此,ASR系统的目的就是监控驱动轮在加速时候的滑移率,倘若超出5%,(在5%左右的地面侧向摩擦力可达最大值:见下一页插图)就进行干预:首先尝试主动降低发动机的输出扭矩(通过改变点火提前角,减小节气门角度等),倘如依然不成功,则对旋转过快的车轮进行制动,使其恢复到滑移率在5%附近。

        注意:虽然原理类似,但ASR与ABS控制的滑移率区间是不同的。

 

 

        ABS与ASR的区别在于,ABS在驾驶员踩刹车时开始监控,并在必要时对出现抱死的车轮进行干预,而ASR则在驾驶员踩油门时进行监控并在必要时对驱动轮进行调整。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车辆在出厂时,已经根据车身的配重情况,机械的对前后桥制动力进行了分配(一般情况下,前桥多,后桥少)。但实际上,车辆的实际负重情况有可能发生改变,此时若还是沿用出厂的设定,可能制动效果未能达到最大化。

 

        如上图,车辆在尾箱施加了重物。由于正压力的增加,后桥能获得更多的地面摩擦力。倘若车辆配备了EBD功能,系统会适当的提高对后桥的制动力分配,从而达到制动效果的优化。

         车辆在转弯,并且实施了制动。由于车辆在弯道中,弯道内侧的车轮对地面的正压力小于外侧的两个车轮,同时车辆制动,因此前轮对地面的正压力比后轮的要高(车辆质量惯性)。也就是说,弯道外侧前车轮能获得最大的地面摩擦力,而弯道内侧后车轮能获得的地面摩擦力最少,系统会根据每一个轮能获得的摩擦力进行合理的制动力分配。

        ETS(电子牵引力控制系统):

        当车车辆行驶在左右两侧不同摩擦系数的地面上,如下图,左侧的摩擦系数较小,右侧的摩擦系数较大。当车辆进行加油或起步时,由于左侧的摩擦系数较低,地面提供的摩擦力较小,因此有可能出现左侧驱动轮在加油或起步时发生打滑;一旦左侧打滑,右侧的驱动轮的输入扭矩也急剧下跌。倘若系统配有ETS功能,制动系统会对打滑的驱动轮进行制动,从而使得的另一侧的驱动轮可以输出动力。四轮ETS则实现了电子差速锁的功能。

 

        加上纠正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的ESP,就构成了ESP系统的基础功能。

 

下一篇介绍ESP系统的衍生功能

【来源:中国汽车召回网】

【作者:qiche365】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