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到量产 “全塑料”汽车离百姓有多远?

汽车行业新闻

2013

10/29

汽车行业新闻

分享至

2013-10-29 09:21:31

-->

从概念到量产 “全塑料”汽车离百姓有多远?

    新华网上海10月28日电(记者 龚雯 韩莹)轻质而坚固的设计是当前汽车发展的核心,汽车驶入“塑料时代”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更炫的是,最新的塑料板材可实现汽车从骨架到面板的全身塑料化。

    业内认为,开上“全塑料”汽车不仅需要厂商耗资投入,还需要政策法规的大力支持,否则很难落地开花,或会陷入像新能源车“跑不动”的尴尬局面。

    “三明治”新材料让汽车变得轻盈多变

    很多消费者都希望在汽车设计过程中享有最大的自由度,比如采用个性化和独特的设计,且具有轻质、节能、节约使用成本和环保的优点。

    如今,这一想象已不再是空想。德国拜耳材料科技近日公布了一项最新的研发成果——A级表面的复合材料,它整个结构就像“三明治”一样,从玻璃纤维增强型聚碳酸酯基体材料到聚氨酯泡沫内芯,再到采用聚氨酯原料制成的双组分外饰涂层体系。这样的一种设计不仅可以使车身更轻,而且可以保持车内温度,与外界绝缘,有效减少空调系统压力,对节能环保起到非常大的贡献。

    拜耳材料科技亚太区乘用车市场经理关键告诉记者:“如果汽车厂商愿意,这一材料可以直接从天窗一路延伸到后掀背门,把许多独立组装的金属部件融合在一起,在需要的地方增加强度,在不需要的地方减少材料降低重量,大大降低传统金属材料装配的成本。另外,这种“三明治”结构还能大幅提高抗冲击性能,且价格上比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要低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玻纤增强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借助一种特殊的功能膜,可以实现汽车自由变换颜色,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汽车专家贾新光表示,当下资源稀缺、油价大幅波动、环保型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采用新型材料制造汽车,顺应汽车产业发展的潮流。

    中国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全球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全球汽车塑料市场发展迅速,未来5年全球汽车塑料消费量将保持13.4%的年速增长,市值将由2012年的216.17亿美元激增至2018年的461.12亿美元。其中,2012年亚太地区成为世界汽车塑料消费最大地区,占总量的50.5%,其次是欧洲28%,北美11.3%。

    长城汽车材料工程部部长杨红新说,以聚碳酸酯为例,由于在设计上具有灵活性、创意性,再加上汽车车灯已设计成LED灯,目前全球95%的汽车前大灯都使用了这一技术。

    不仅如此,杨红新还表示,目前聚碳酸酯材料在奥迪A1,大众polo等车型的天窗边框批量应用,国内部分主机厂如上汽、长安也已开展其应用在天窗、三角窗等部件的技术开发工作。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塑料会成为国产车的应用趋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业内预计“塑料时代”下中国会成为各家争夺的焦点,因为无论是零部件商还是汽车厂商,都在不厌其烦地大谈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近年和中国汽车厂商合作后发现,本土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仅没有包袱,而且敢于使用新技术。对于很多外企而言,只有现在深耕,才有望日后获得更多份额。”拜耳材料科技全球总裁唐佩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新技术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

    “它从研发到小批量生产再到让老百姓买得起、开得上,除了技术进一步提升外,还需要汽车厂家的投入生产,以及消费政策鼓励和法规约束的共同推进。”关键说。

    贾新光也表示,目前,车企都在研发各种新技术,但主要还集中在配件和内饰上,要想整车都使用这种新型材料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例如开发出更好的系统来处理原料,降低成本,以及供应链如何更好地互相合作等。

    另外,虽然电动汽车对轻量化的要求远远高于传统汽车,高性能材料的提升可以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但是记者采访发现,这一市场前景并不那么乐观。

    “例如在纯电动汽车方面,自2009年国家出台鼓励私人购买纯电动汽车试点政策以来,时至今日,6个试点城市中仍有部分没有推出地方实施细则,国家试点的补贴政策无法实施。”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杨昭说。

    海外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德国航空航天研究中心(DLR)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汽油和柴油动力车型才是德国人的最爱,到2020年仅会有4万辆电动车行驶在德国街道上,仅占所有动力车型的3%。

    事实上,从环保角度而言,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还与政府部门建立跨部协调机制,加快制订配套政策措施有关。专家认为,有约束力才会有动力,才能倒逼“零排放”的电动汽车“加速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表示,在这一轮汽车动力技术革命当中,闪亮的不是通用,不是福特,而是没有任何汽车背景的特斯拉,再次表明了替代性技术变革者的发展机会。大量新进入者会激励和鞭策既有企业跟进,新进入者的技术突破,也会为包括既有企业的技术集成提供技术要素。

【来源:】

【作者:新华网】

THE END

欢迎商讯广告合作 寻求合作

本网所发布的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汽车召回网的观点和立场。

0条评论

Copyright © 2017.company 中车云商(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2159号-2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10535

扫一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汽车投诉热线

010-65537365

8:30-16:30 (法定假日除外)

用户登录 ×